飆漲的集運運價似乎出現了降溫跡象,不過由于供需失衡問題尚未解決,今年集運運價或將繼續維持在高位,集運公司全年業績有望更上一層樓。
集運運價漲幅放緩但仍顯著高于往年
自1月15日起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(SCFI)過去一周僅小幅上漲0.5%至2885點。SCFI報價顯示,亞洲至北歐即期航運費率從先前兩周一口氣跳增650美元之后,過去一周已經略減39美元至4413美元/TEU。亞洲至地中海即期航運費率則大致持平于4296美元/TEU,但年初以來總共跳增590美元。
亞洲至美洲航線自2020年9月相關政府部門介入運費管控之后,SCFI表現一路平穩,即期費率近兩周也只有小幅上漲。其中,亞洲至美國西海岸的即期運費率增加35美元至4054美元/FEU,至東海岸的運費也增加50美元至4750美元/FEU。
雖然漲幅放緩,但目前的運價水平依然顯著高于往年。與2020年同期相比,目前的SCFI已經大漲190%。2021年初至今,短短兩周時間里SCFI指數已經漲至590美元。目前亞歐航線運價基本上都是2019年同期的四倍左右。
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SCFI 并未計入集運公司對空箱、運送保證收取的附加費,一旦合并計算貨運費用將進一步提高。
目前,集運市場需求依然十分強勁。洛杉磯港預測,未來一周將由147,589個20英尺集裝箱運送至洛杉磯港停泊,較去年同期大增100%以上。之后一周則將有近200,000個20英尺集裝箱,年增幅達114%。進口量大增已導致??柯迳即壐酆烷L灘港船舶面臨 7 天以上的延遲,更加惡化了缺船、缺箱問題。
亞歐航線總體貨量也維持在高位,即使集運公司盡力提高運力供應,但在疫情情況下,船期和集裝箱調度仍受影響,運力不足問題至今未能得到緩解。上海港集裝箱船平均艙位利用率基本接近100%,多數航班滿載,市場訂艙運價繼續走揚。
盡管如此,一些業界人士認為目前集運市場已經出現了降溫現象。英國一家運輸公司就表示,部分客戶因為中國貨運成本上升,其產品已經無法持續獲利,越來越高的運價令客戶難以承受,"市場上每一個人都是輸家,包括集運公司"。有分析預測,集運運價有望在春節過后開始滑落,"等到目前的訂單完成之后,部分來自中國的產品也許會結束出貨"。
集運公司全年獲利將比去年再增加50%
分析師預計,今年集運公司又將迎來業績豐收的一年。長約運價同比大增,加上今年集運公司全年都有望獲利,而不像去年上半年仍有多家公司處于虧損,估計今年集運公司全年獲利可以比去年再增加50%到60%。
一家以美國線為主力的貨運代理公司負責人透露,包括宜家(IKEA)、沃爾瑪等超大型客戶都已經提前簽署今年美國線長約,美西線每FEU運價約從1300美元提高到2500美元,美東線從2,300美元提高到3,500美元。接下來與大型客戶簽約的長約運價,估計美西線將從1,450美元提高到約2,700美元以上,美東線則從2,450美元提高到約3,700美元以上。
去年,集運運價從美國線開始領先上漲,5月底美西線每FEU運價突破2,000美元,年底已經漲至約4,000美元,外加1,000美元買艙費。美東線從5月底的2,700美元漲到4,700美元,外加1,000美元買艙費。
歐洲線去年5月底每TEU運價僅為827美元,到11月底升至2,000美元,年底更翻倍漲至4,100美元。東南亞航線運價在11月之前僅為100美元/TEU左右,年底則漲到500至700美元。以此推測,今年全航線運價最高水平會落在第一季度。
貨運代理行業的相關人員認為,因為市場積壓太多集裝箱貨物未運輸,另外各地港口和內陸也都有太多積壓集裝箱,預計春節后還有大量貨物需要運輸消化,最樂觀的情況是7、8月缺箱現象獲得改善,而第三季度是集運市場傳統旺季,運價估計難以回落,第四季度市場進入淡季,運價有可能下降30%至50%,但依然會維持在高水平。
此外,德國明鏡周刊近期報導指出,由于全球近90%的一線防疫物品來自中國大陸,隨著春節臨近,歐洲貿易商擔心中國工廠停工,物流遭遇瓶頸,貨物價格上漲,因此正在加快進口中國醫療防疫物資。
另一方面,中國各地政府鼓勵春節不返鄉,也要求企業錯峰放假,估計很多工廠春節期間仍會輪班作業或提早開工,使春節之后約兩周的淡季提前結束。
上一篇:破紀錄!長灘港集裝箱年吞吐量811萬TEU,增長6.3%!洛杉磯港出臺新政,激勵提高運輸效率!
下一篇:八大樞紐港口內貿集裝箱業務增勢強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