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 Alphaliner 最新數據,根據現有運力加上24000 teu 的新造船舶訂單,地中海航運公司(MSC )目前已超越其2M合作伙伴馬士基,即將位居全球船公司運力排名首位,穩居運力排行榜首25年的馬士基即將遺憾讓位。
自2020年以來,MSC在二手船市場上非?;钴S。據Vessels Valu數據顯示,MSC在2020年購入了總共20艘集裝箱船,2021年前三周,MSC又繼續購入8艘集裝箱船。據克拉克森稱,MSC最新一次在二手船市場上的操作是購買了三艘船舶,分別是從中國青島鵬騰公司購買的1850 teu acacacia Makoto號,從菲斯科公司購買的1730 teu Voronezh號,從勞埃德公司購買的1732 teu RHL Aurora號。其建造年份分別為2004年、2009年、2006年;價格分別為695萬美元、900萬美元、650萬美元。
分析師認為,MSC當下的運營戰略是減少不斷飆升的租船費率的影響,并通過增加運力來支撐其增長目標。標準普爾經紀公司曾將MSC的雄心描述為,"他們實際上對任何浮動的東西都感興趣。"
MSC在1970年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成立,開始時航運公司只用其僅有的兩只船經營地中海至索馬里的航線。后來,MSC通過購買二手集裝箱船擴展業務?,F時MSC以日內瓦為總部,在全球155個國家設有480個辦公室,公司營運超過200條航線,服務500個港口。但由于MSC由創辦人家族全權持有,且是全球十大航運企業中唯一并未上市的公司,因此,MSC的財務數據等資料外界難以獲取,也讓其成為全球"最神秘"的航運公司之一。
自2004年成為世界第二大航運公司后,MSC和馬士基一直穩居運力排名前兩位。2019年11月19日,在馬士基工作了25年的馬士基前COO Soren Toft出任MSC首席執行官CEO一職,這也是MSC 50年來首位"外人"CEO。此前,在馬士基任職過程中,也正是Toft主導了馬士基和MSC在2M聯盟中的合作。
Sea-Intelligence在去年11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,馬士基目前的戰略更側重于盈利能力而非運力規模。近年來,馬士基已把發展重心轉向陸上物流服務,其多次內部重組,均側重物流業務的整合。此前,馬士基首席執行官施索仁在一次采訪中表示,在他看來,排名第一或者是全球最大集運公司,對于馬士基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,能不能拓展業務、增加盈利才是重點。但分析師表示,失去第一的位置仍然可能會對馬士基產生一些情感上的影響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全球前十大航運公司中,目前位列第7的長榮海運在加上新造訂單之后,也已超過ONE和赫伯羅特,將躍居全球第5大航運公司。據了解,受益于運價暴漲,長榮海運去年盈利水平劇增,僅第三季度單季獲利就超過了過去三年獲利總和。加上受缺柜缺艙等因素影響,"財大氣粗"的長榮海運開啟了大量造船的擴張路線。目前,長榮海運自訂船與長租船手持訂單共計46艘,訂單總船價約為60.96億美元,同時還有20艘15000TEU集裝箱船訂單正在洽談中。
全球運力排名第3、4位的中遠海運集團與達飛集團,在運力競爭中也十分膠著。兩者在已有運力上分別為3,038,254 TEU與2,995,955 TEU,僅相差42,299 TEU,加上新造船訂單,預計二者的運力差距將進一步拉近。
不過,造船計劃從簽合同到交付通常需要1-2年的時間,其間航運市場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還未有定數,馬士基會否甘心交出第一寶座?有沒有新的"黑馬"船企飛速躍進?航運公司之間的運力競爭遠未落幕。船公司們在2020年賺了個盆滿缽滿。面對難以預測的2021年,這一輪運力大洗牌或將成為新的一年航運市場的澎湃激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