撤回運力,提高運費……從亞洲到歐洲的集裝箱運價創下歷史新高,因物流問題繼續制約著市場,直到7月份需求依然強勁。
許多托運人都在全球開展業務,并從亞洲向歐洲運送大量貨物。不管到美國的運價上漲幅度多麼極端,與到歐洲的情況相比,它們都顯得蒼白。自從Ever Given事故發生以來,亞洲到歐洲的運價已從本來非常高的水準大幅攀升,這嚴重影響了貨物的流動。
瘋漲十倍,亞歐航線集裝箱運價創下歷史新高
5月17日,Platts Container Rate 1顯示,北亞至北歐大陸的集裝箱運價飆升至12000美元/FEU,較前一周上漲1500美元/FEU,較一年前這條路線上評估的1300美元/FEU呈近10倍增長。
最新的利率上漲正值全球主要航線的需求繼續超過供給之際。與疫情開始時相比,海運流通中的空集裝箱銳減。
全世界都感受到了這一點。一些集裝箱卸貨後需要4周才能返回港口,而在2020年初,大約只需要7到10天。
由於世界各地主要樞紐爆發新型冠狀病毒,港口延誤和工作人員的減少,集裝箱從船上卸下後返回港口所需的時間大大增加,使得這一情況更加復雜。
結果造成了嚴重的延誤,比如2021年第一季度,加州近海發生了延誤,將近40艘集裝箱船在洛杉磯和長灘港口外排隊等候。大量集裝箱積壓在一起,給本已脆弱的供應鏈帶來了進一步的壓力。
在歐洲貿易通道上,蘇伊士運河3月份的關閉導致歐洲港口出現重大瓶頸。盡管在集裝箱船未抵達的平靜期,港口能夠清理一些積壓的貨物,但隨後在4月份,大批船舶一下子抵達港口,造成港口等待時間不斷延長,加劇了本已緊張的市場形勢。
"我在苦苦掙扎,我的客戶在苦苦掙扎,每個人都在苦苦掙扎。"一名貨運代理表示:"我們不停地付款,但由於目前的需求剛剛飆升到頂峰,貨物有很大概率無法及時運出。"
另一位元貨運代理表示:"空港航班又回來了,價格再次上漲,客戶滿意度從未如此之低。""這些費率太離譜了,無論你付多少錢都不能保證貨物準時到達,這就是延遲的本質。"
盡管世界各地的承運人都在努力購買新的集裝箱,但仍有一些人擔心這些集裝箱將在港口交貨,并給航運帶來更多麻煩。
目前所有的船只都在全力以赴地將滿載的集裝箱運到世界各地,承運人沒有靈活的系統來重新放置空集裝箱。因此,一些市場參與者擔心,由於無法將集裝箱重新安置到合適的區域,大量新建造的集裝箱將停靠在碼頭邊,港口將進一步延誤。
盡管整個行業都希望這些物流問題能夠盡快得到緩解,但現在看來,這些問題至少會持續到第三季度末。
5月17日,Platts Container Rate 11顯示,北亞至英國的集裝箱運價也創下歷史新高,從去年同期的1325美元/FEU 上漲至14500美元/FEU 。
改善延誤提升準班率,船公司計劃取消多趟亞歐航行
隨著航運公司開始取消航班以恢復航線的準班率,停航可能會再次成為亞歐航線上的托運人和貨運代理的困擾。
日本航運公司ONE告知客戶,由於不幸的船期延誤,THE聯盟將取消5月底和6月初從亞洲啟程的FE2和FE3服務的三趟航行。
原定5月30日從釜山出發的FE2以及同日從香港出發的FE3的航班都取消了。同時還取消了原定於6月13日從香港起航的FE3航線離港的航班。
"這很痛苦,延誤比比皆是,現在還有取消循線航行。"一位貨運代理人對最新的停航進行回應。
根據eeSea班輪資料庫顯示,目前5月份亞歐航行計劃有115趟,其中有5趟航行被取消。6月份預定有111次航行,到目前為止將有1趟被取消。
FE2和FE3服務幾乎在每個港口都出現了延誤,而且最近幾周一直在延誤。
使用FE2服務的船舶在2月底抵達南安普頓約延遲了10天,3月抵達漢堡約延遲了7至10天。
在FE3服務中,2月下旬到達漢堡的船舶延遲了8.9至9.6天,到鹿特丹延遲了7.9-9.3天,而到安特衛普遲了9.2-10.1天。
一月份只有10%的亞歐航班準時到達,二月份上升到13%,三月份上升到41%。